政府机构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分析 走进白城 专题专栏
发布时间:2021-09-13 09:08:00    来源:
收藏

白城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

围绕市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询问文字实录

 

96日下午,白城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审议期间举行联组会议,市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围绕市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对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专题询问。以下为文字实录:

张洪波委员询问:

养老服务涉及亿万群众福祉,国家先后制定了《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对养老服务作出顶层设计。但目前我市尚未制定专项养老服务规划,导致全市养老事业部门无序发展状态,请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什么时间能启动规划制定?

市民政局局长费建伟应询:

目前,我市养老专项规则还没有制定出台,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从自身上说,各部门对养老专项规划缺乏足够的重视。民政部门作为牵头部门站位还不高。多年来,全市养老服务工作管理力量薄弱,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多数是身兼多职,缺乏对全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思考。二是制定我市养老服务专项规划还需强有力的政策、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撑。国家是201911月出台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 一年来,省政府、省民政厅正在积极的研究制定过程当中,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民政部门也在全力以赴对相关人员进行摸底排查和组织调研。同时,民政也多方联系规划单位,积极的筹措资金,受本市财力和域内的规划单位资质能力的限制,这项工作推进相对缓慢。截至目前全省九个市(州)都没有出台养老服务的专项规划。

关于什么时候启动这项规划?现已着手进行推进,一是我市已将“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养老市场化改革,推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有机融合,打造高品质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医养康养文养水平”等相关内容纳入到白城市“十四五”总体规划之中。二是经过与省民政厅的多次联系和汇报,省民政厅即将出台吉林省养老服务业综合指导意见和养老服务“十四五”规划,市民政局将在省民政厅的规划指导下,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出台我市的养老服务“十四五”专项规划和中长期养老服务规划,并组织实施。

张洪波委员追问:

在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养老服务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费建伟应询:

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强化基本养老服务,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推进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促进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逐步形成兜底供养有保障、普惠养老能满足、中高端市场可选择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机制”,这是总的指导思想。重点规划将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强化养老服务基本保障。制定全市的基本养老服务项目清单和政府购买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统筹养老服务资源,规范服务流程。进一步完善老年人津贴补贴制度,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落实,全面建立居家老年人巡访制度,重点关注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精准帮扶和精细服务。二是健全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突出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的作用,在满足传统供养对象需求的前提下,把闲置的床位向社会开放。继续实施县级统一管理,采取“多镇合一、城乡一体”方式,整合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完善老年人社区学习网络,支持社区将养老服务设施抵偿或无偿用于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三是持续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发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作用,积极发展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加快完善“1+N”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即一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指导多个日间照料中心模式。四是提升医养康养结合服务能力。大力支持开办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鼓励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养老服务,逐步建立完善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的老年护理服务网络。五是推动养老服务智慧化升级。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数字化水平,启动建设全市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整合线上线下的资源,创新开展医疗救护、健康咨询、紧急救护、生活照护、物品代购等智慧健康养老服务项目,提供“点菜式”就近便捷养老服务。

刘金凤委员询问: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市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请问:民政部门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都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费建伟应询:

白城市常住人口为155.14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36.6万人,占比24%65岁以上老年人口24.6万人,占比16%,两项指标均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说明我市已经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158家,床位9104张,收养老人近3800人,主体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养老机构300张以上床位的有6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有59家。全市106个城市社区中建成日间照料间84个,占比79.25% 919个行政村建成农村养老大院253个、农村日间照料间实现全覆盖。可以说基本满足了全市养老服务需求,但是也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一是全市养老服务工作缺少规划。近年来,全市没有一个统一的养老服务专项规划,导致各地养老服务开展不均衡。二是养老服务资源利用率不高。全市各类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为42%,受老年人入住机构意愿不高、服务质量不高等因素影响,导致养老服务资源闲置,社区日间照料功能发挥欠缺,村屯的养老场所没有发挥作用。三是财政投入普遍不足。因我市财力紧张,养老服务专项资金以上级投入为主,存在配套不到位情况,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还没有开展,制约了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更好开展。四是养老服务管理工作力量不足。机构改革后,市、县两级民政部门受编制限制,都没有专门负责养老服务管理的内设机构和人员,多数为一兼多职,工作人员数量与养老服务工作需要不成比例。五是养老服务机构安全隐患较为突出。部分养老机构负责人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隐患较多,个别养老服务机构存在设施落后和消防设施不达标等问题。

基于以上养老机构的现状,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突出外部引进。以我市现有的养老服务资源为载体,引入域外优质养老服务资源,在招商引资引智上下功夫,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运营方式引入到我市;二是强化内部培养。以组建养老服务协会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协会的引领带动作用,将全市优质养老服务资源进行整合,打破区域限制,打造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为主体的“三社”联动机制,充分探索“养老公寓+养老服务党建+养老服务等模式,探索具有白城特色的养老服务新模式;三是突出政策扶持。充分发挥政策的扶持作用,以养老服务联席会议为依托,督促成员单位的扶持政策抓紧落实;四是突出典型引领。充分挖掘全市养老服务领域的典型经验做法,尤其是以白城市养老服务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模式为典型,利用试点探索“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的成功经验后,在全市进行推广,实现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市养老服务各项工作全面提升;五是加强安全监管,以养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为依托,建立协作机制,采取多部门联动的方式加强安全责任能力。

林淑琴委员询问:

为了促进市级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国家和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补贴力度,提高养老服务质量。请问:我市在民办养老机构方面,相关补贴、水电气和电视收视等优惠政策是怎样落实的,具体情况如何?

费建伟应询:

首先,介绍一下我市制定落实民办养老机构补贴和水电气等优惠政策情况。目前,吉林省养老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以下六个方面:分别是养老机构建设补贴、养老机构运营补贴、贫困老人入住机构补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贫困居家失能护理补贴,以及用于其他与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相关的支出项目。近年来,我们一是认真履行专项资金管理职责。及时按照省里下拨的资金数量,对民办养老机构(含公建民营)和收住社会老人的公办养老机构,根据实际入住老人数、月数和生活自理程度给予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对收住60周岁以上的特困人员、城乡低保家庭老人、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老人的民办养老机构(含公建民营),给予贫困老人入住机构补贴。二是认真落实系列优惠政策。按照国家、省相关政策,白城市政府出台了《乐动体育滚球_乐动体育app-注册*平台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养老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享受居民生活类价格;使用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按居民用户的70%收取;使用宽带互联网,其安装费、使用费等按70%收取。经过前段时间督导情况排位来看,全市五个县(市、区)基本都能够落实相关的优惠政策,个别的地区在价格优惠和机构补贴方面还存在着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下一步市民政局将严格指导、督导和检查,把这项惠民政策切实落到实处。

陈宏伟委员询问: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多样式、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需求随之增加,对养老服务事业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请问:针对老年人医疗、康复、精神文化等供给不足问题,我市在医养康养文养上有什么想法和打算?

市卫健委主任王月和应询:

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差距:一是资源供给不足。现在全市65岁以上的老年人24.6万人,医疗机构的康复和护理床位仅有2000多张,随着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增加,护理床位的缺口增大,而且结构也不合理,专业的老年人医养康养机构数量很少,设施不足。二是专业人才紧缺。老年人护理工作人员总量不足、待遇不高,工作比较辛苦,招人难和留人难的问题也很突出。目前,从业人员年龄普遍偏大,专业技术水平、业务能力都亟待提高。

针对这两个突出问题,将从四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促进老年医养康养事业的发展。一是促进医中有养。支持医疗机构建设老年病科。在2018年已经启动,目前,全市有12家公立医疗机构开设了康复科(老年病科),下一步,将加大推动力度,尽快在公立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全面的建立康复科(老年病科),同时在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也就是社区服务中心、乡镇的敬老院、乡镇的卫生院增设康复护理床位,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老龄人口比较多的医疗机构建立康复中心。二是促进养中有医。大力推进养老机构根据服务需求和自身能力,开展医疗服务。目前,全市五个县(市、区)均都至少建立一家医养结合机构的工作目标。其中发展较好的有市区的两家比较大的养老机构。下一步要总结经验,查找差距,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研究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养老机构更多的开展医疗服务。同时要继续加强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与乡镇的康养服务中心的医疗合作,通过签约服务的模式,经常性的为乡镇的养老机构提供医疗上门诊疗服务,实现医疗机构对养老机构医疗服务的常态化输出。三是促进居家康养。依托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加强与社区家庭的合作,通过签订“医养融合”服务协议,与有意愿的老年人家庭建立医疗服务关系。要继续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逐步实现为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服务。四是促进人才培养。加强医养康养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每年聘请省内医养知名专家来白授课,定期组织参加国家老年医学培训,使各级医疗机构老年医学从业人员都能够得到不同层次专业培训和指导。计划建立市一级的老年医学人才库,组建一支包括20名医生、20名护士参加的市级医养康养专家组,加强学术研究和指导,提升老年人医养康养人才支撑,鼓励医学专科人才从事老年护理医疗服务,不断提高全市医养康养机构老年医学服务水平。

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张艳应询: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增长,老年群体呈现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其中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强烈。为解决我市老年群体精神文化供给不足的问题,市文广旅局将从推进服务设施建设、丰富服务产品供给、加强老年群众组织发展、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四个方面,推进下一步工作。

(一)在推进服务老年人的公共文化体育和旅游设施建设方面。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建设和完善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滑冰馆、游泳馆、城乡健身路径等基础设施,为老年群众提供更多、更便利的文体活动场所。二是提升服务功能和水平。开展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所有公共文化设施和室外体育设施全部免费向群众开放,市全民健身中心乒乓球馆、羽毛球馆每天上午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开放。三是加强老年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市内景区景点建设和提升,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多旅游目的地。规范引导景区景点执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适当配备老年人出行的辅助器具。积极推动景区实行对老年人门票减免等优惠政策,更好地满足老年群体旅游需求。

(二)在丰富服务老年人的公共文化体育和旅游产品供给方面。一是搭建老年人学习娱乐平台。利用图书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组织开展面向老年人的文艺创作、艺术鉴赏、骨干人才等方面的培训,支持和指导老年人自发开展健康的娱乐活动。二是搭建老年人的展示和交流平台。开展“歌舞鹤乡?放飞梦想”和“快乐运动?幸福鹤乡”两个品牌的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老年群体能够相互交流展示风采,这其中也包括“京剧票友”大赛、“老年好声音”大赛、秧歌展演、广场舞展演等深受老年人喜爱的传统活动。通过“送演出下基层”、送电影下乡等活动,丰富农村老年人的娱乐生活。三是开发适合老年人出行的多样化旅游产品。以生态休闲、养生保健、民族风情、红色文化、乡村民俗等资源为依托,打造老年人养生度假旅游产品,开发适宜老年人出行的精品路线,为老年群体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

(三)在加强老年群众组织建设方面。一要支持老年群众文化团体和社会体育组织建设。力争在数量上有增加,质量上有提升。“十四五”期间,我市群众文化团体将超过4000个,社会体育组织将达到600个。二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发挥文化志愿服务中心和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作用。文化志愿者队伍将增加到5000人,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将达到3000人。三是培育壮大老年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老年人的智力优势、经验优势、技能优势,动员和支持老年人按照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其提供机会、搭建平台,促其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四)在加大老年群体精神文化供给的经费保障和资金投入方面。一要紧盯国家和省政策导向,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二要吸引社会资本和公益资金投入老年文体和旅游事业,助力城乡养老服务水平的提升。

总之,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一步满足老年群体精神文化需求,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市文广旅局将以此次专题询问会为契机,认真贯彻上级部署,狠抓工作任务落实,为提高我市养老服务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朱怀委员询问:

我市“一城三区”发展战略中,养老服务是重要方面。洮北区作为“一城三区”主战场,是建设区域中心城的重中之重。请问:洮北区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

洮北区政府副区长吴嘉彬应询:

针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这几年,洮北区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始终聚焦主城区的功能作用,在推进养老服务体系专业化、职能化和标准化工作中,重点做了以下四项工作。一是科学规划。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养老方面的要求,分区分级规划设置了养老服务机构,采取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相辅、医养和康养相结合的方式,以颐年养老院为试点,积极建设“互联网+养老的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助医、助洁的服务,并计划在2025年年末,在全区范围内重点打造一批文养、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医疗机构典型,构建符合发展形势的养老服务体系。二是夯实基础。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对52家居家养老机构、50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间、54个农村养老大院的功能进行再完善、再提升,使其发挥更大作用,目前看效果十分明显。此外,还改扩建了5个乡镇福利中心,增设了养老床位,提升了服务空间。三是释放红利。将符合参保条件的60周岁以上的低保贫困老人全部纳保,为农村70周岁以上的低保老人增发低保金,为80周岁以上的低保老人发放高龄津贴。四是创新模式。重点扶持颐年、康泰2家养老机构,探索医养+康养新模式,在养老院内设置医疗科室,聘请专业医务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就医保洁服务,解决老年人看病贵、护理难问题。同时,对此模式不断总结完善、提升,向全区复制、推广。

朱怀委员追问:

洮北区在引进社会资本、盘活闲置资产、提供差异化服务上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吴嘉彬应询:

一是优惠政策引导。主要是在土地、房屋、水电费等一些生产生活要素方面,考虑推出一些优惠政策,以此提高社会资本吸引力。目前,天津乐聆养老服务公司已经在洮北区域内开展了养老需求调查、志愿者队伍创建、养老设施装修等前期工作。洮北区还以林海镇和保民农场2个公办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为依托,引进爱心服务团队2家,采取公建民营方式开展养老服务。二是盘活闲置资产。在辖区内通过整合闲置的养老院和学校,优选一批适合用于养老服务的房屋进行改建、扩建,通过公建民营的方式壮大农村养老事业,用于保障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三是抓好安全监管。在社会资本注入后,我们将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机制,进行联合监管、联合执法,坚决取缔无资质的养老机构,全力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

于鸿丽委员询问: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符合要求的老年人居民医保个人缴费作出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部分或者全额补贴。同时,还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护理补贴作出规定。请问:这些补贴政策在我市落实情况如何,补贴标准是多少,未落实的何时落实,有什么具体打算?

市医保局局长周大成应询:

一、落实个人缴费补贴政策

医疗保障部门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参保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城乡低保人员和特困人员,通过医疗救助资金给予部分或全额参保补贴,其中,对城乡特困人员全额补贴,对脱贫人员和城乡低保人员每人每年补贴130元。2021年城乡居民缴费标准为320元,城乡特困人员给予全额补贴,个人不缴费, 脱贫人员和城乡低保人员每人补贴130元,个人缴费190元。全市共资助符合条件老年人128885人,补贴资金合计1765万元,其中资助脱贫老年人44506人左右,补贴资金约578万元,补贴城乡低保老年人79576人,补贴资金1034万元;补贴特困老年人4809人,补贴金额153万元。

二、探索长期护理保险政策

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医疗保障市级统筹的意见》(吉政发[2020]3号),2025年底前,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其中长护险是非常重要的一块,长期护理保险以因年老、失智、疾病、伤残等原因,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为保障对象,重点解决长期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等所需费用。我省长春、吉林、松原、通化4个市(州)已陆续开展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我市暂时没有开展长期护理保险,主要基于两点原因,一是按照国家医保局要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必须经国家医保局批准才能组织实施,地方没有自主权。二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处于试点阶段,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从已经开展试点地区的工作看,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亟需解决,比如供给和需求严重不对称。近年以来,我市一直在研究、探索、学习长期护理保险业务,目前我市已具备开展长期护理保险的条件。市医保局已通过省医保局向国家提出申请,适时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力争明年纳入国家试点范围,在我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试点阶段计划从城镇职工起步,重点保障失能人员的基本护理需求,从定点养老机构服务逐步扩大到居家护理和社区护理服务,待城镇职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经验成熟后,2025年前启动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让这项惠民服务惠及更多老年人。

雷洪斌委员询问: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时,国家自然资源部规定,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要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请问:我市普遍存在的社区养老服务用房不足是否是因为这项政策落实不到位造成的?请说明具体情况。

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主持工作)梁志勇应询:

我市普遍存在养老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缺乏规划引领。《白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中规定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但目前我市没有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的支撑和指引,导致养老设施布局与养老需求不均衡、不匹配。二是执行规范有欠缺。客观上,2019年以前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养老服务设施为非强制配套内容;主观上,对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因此在执行规范中没有重点关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内容要求。三是布局方式不均衡。建设方摘得的地块有的规模较小,单个街坊级的小区没有设置养老服务用房,导致多个小区形成居住规模后,养老服务设施布置缺失。5年来白城市共建设居住小区26个,其中街坊小区19个(占地8公顷以下),5分钟生活圈小区7个(占地8-18公顷)。结合社区和公共活动服务中心一体化配套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居住小区配套只有6个。

下一步将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要求,完成相关规划编制,合理规划布局,做好养老体系建设工作。一是编制专项规划。配合相关部门科学编制《白城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并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分期确立建设目标,推进实施。二是深入专题研究。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专题内容,分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级对养老服务体系进行系统构建,对养老设施进行分级布局。三是强化设施建设。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合理划分1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和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根据老年人口布局和发展需求,校核服务半径和覆盖情况,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填缺补漏”,以社区生活圈为单元补齐养老设施服务短板,与社区服务中心等设施功能衔接,提高使用率,发挥综合效益。四是保障设施供地。根据养老服务需求,分阶段供应国土空间规划和详细规划确定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并落实到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优先予以安排。

鲁英委员询问:

我市多数民办养老机构受投入不足、设施改造难的制约,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然而在目前情况下,这些养老机构又有着现实社会需求。请问:我市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存在主要问题是什么,下步如何应对?

白城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李向刚应询:

截至20218月,据消防部门统计全市民办养老机构共105家。其中,市区47家,大安市28家,镇赉县16家,洮南市14家。从平时消防安全检查掌握的情况看,公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明显好于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50张床位以上)明显好于一般单位,城镇养老机构明显好于村镇养老机构。这是我们掌握的一些基本情况。当前,民办养老机构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消防安全工作在思想上没有引起管理者足够的重视,总是认为火灾离我们很遥远,存在着思想上的麻痹,行动上的侥幸。这样的认识导致一些消防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一些消防设施投入不到位,一些教育管理不到位,还有的一些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对于消防安全的硬件设施不愿意投入、不想投入这种现象也是大有存在。可以说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是最大的火灾隐患。二是消防设施不达标。《吉林省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养老机构不需要审批,只要注册了工商营业执照就可以营业,消防设施缺失、疏散通道堵塞和一些可燃装修材料等“先天性”火灾隐患,一旦投入使用以后改造起来十分的困难。加之,现行国家技术标准对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维修改造成本高、占用空间大,也导致一些民办养老机构不愿意改造,主动改造的积极性不高。三是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不高,主体责任没有落实的问题始终存在。主要存在养老机构主要负责人安全意识不够,消防设施、电器线路等维护保养不及时,另外,平时教育和培训不到位致使一些消防安全管理人和一些工作人员对自主检查火灾隐患,发生火灾时的报警,发生火灾时的疏散,应对发生初期火灾的能力明显偏弱,容易发生小火灾酿成大事故情况。

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消防和民政主要在三个方面来加以解决。一是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民办养老机构达标建设活动。年初以来消防和民政下发了《消防安全管理协作机制》,在协作机制的框架之下,今年728日,市民政局在洮南市开展全市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达标创建活动,各县(市、区)主管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工作的负责人和养老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共150余人参加了现场会,现场会上养老机构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方式、方法进行了展示,标志着整个全市的养老机构达标创建活动正式开启。下一步对全市养老机构的目标是在每个县(市、区)创建一个达标的单位,形成一套可操作、可复制的制度化、模板化内容在全市养老机构内推广。二是建立红白名单制度,分级评价养老机构,以达标创建为基础,由民政、消防共同聘请社会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电气和燃气等领域专家,吸纳邀请群众参与,邀请媒体监督,共同组成干部+专家+群众+媒体的考评组。对全市105家民办养老机构和53家公办养老机构进行达标验收,对其进行分级评价,并向社会进行公示,引导社会群众自觉选择安全标准高、服务质量好的养老机构。三是全面提升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前两个方面就是设施达标,一些具体的措施促进消防安全工作都能做到达标。下一步在消防安全管理能力上要狠下功夫,消防和民政将持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排查、大宣传、大培训、大演练”四大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三个不发生”,即:“不着火、不扩大,不亡人”的工作目标。进而全面提升养老机构事前事后消防安全能力,事前就是要具备隐患排查和自主整改隐患的能力,事后就是一旦发生火灾,会报警、会组织人员疏散、会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下一步,消防、民政和养老机构将共同努力,为养老机构营造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主办:乐动体育滚球_乐动体育app-注册*平台
承办:白城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联系我们
网站标识码:2208000056

吉ICP备17005202号
吉公网安备 22080202000169号

访问量:
建议您使用IE8以上版本或使用360极速模式